10万亿大湾区规划公布,这三层意义十分重大
◆大湾区成功,乃是民族幸事。
正解局出品
昨天(18日)傍晚,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以最高规格文件形式印发。
真是,十年磨一剑。
2009年,当时的广东、香港、澳门三方面就进行了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,提出“湾区发展计划”。2014年,深圳提出构建“湾区经济”。2016年,“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”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。2017年,国家最高层次文件中专门提到“粤港澳大湾区”。
半个世纪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
近10年的前期准备、研究、协调,而今这个全文27000多字的规划终于和大家见面,期间的艰辛是外人恐怕难以想象的。
今天,我想主要从三个层面和大家分析。
1. 国家层面:大湾区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队
如果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像一群狼一样,群体发力,才能实现全面发展,那么,湾区就是头狼。
在这个规划背景里,首先就说要把粤港澳大湾区“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”。
先了解个概念:湾区。
湾区一般是指,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一些海湾、港湾、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。比如,下面是著名的东京湾区。
并且,由湾区发展出“湾区经济”。世界银行数据,港口海湾地带和直接腹地产生了世界经济总量的60%。
现在世界最为有名的三大湾区:纽约湾区、旧金山湾区、东京湾区,都位于美国、日本这两个经济强国。
比如,上面说到的东京湾拥有全日本1/3的人口,2/3的经济总量,3/4的工业产值,是日本经济最活跃的区域。
再比如,美国的纽约湾区,是全世界金融业的心脏,有纽约证券交易所、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,约有3000家全球性金融机构总部在这里。
粤港澳大湾区,就是要成为匹敌纽约、旧金山、东京三大湾区的经济带。
虽然国家规划了很多城市群,但全国来说,当前分量最重的是三个,从北往南: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。
京津冀(包括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),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服务国家管理需要。
剩下的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,其实是中国目前经济最活跃、最富庶的两个区域。长三角一体化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,但它还肩负着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重任。
粤港澳大湾区可不同,使命就是“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”。一开始,就着眼全球竞争,是代表中国的国家队。
中国部分城市群示意图
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会被“委以重任”?一些其他因素在后面会陆续说到。
很重要一点是,粤港澳大湾区实力超群。
大湾区面积不到全国1%,人口不到5%,GDP在10万亿元以上,同时拥有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深圳四个重量级城市。
港口集装箱吞吐量,粤港澳大湾区是其他三大湾区总和的4.5倍,经济增速是2倍以上,经济总量超过旧金山湾区,接近纽约湾区。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大湾区,只是时间问题。
2. 区域层面:四城谁能抓住最重要的机会?
机会摆在面前,谁能抓住,谁就能变得更加强大。
粤港澳大湾区由“9+2”城市组成:广东9市(广州、佛山、肇庆、深圳、东莞、惠州、珠海、中山、江门)+香港、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。
规划给出了定位。但其实,就是围绕4个中心城市:香港、澳门和广州、深圳。
简单做个统计,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:还是对港澳高看一线。
在整个规划文本中,提到“香港”102次,然后下了一个台阶,“澳门”90次;然后,又进一步下了一个台阶,“广州”41次、“深圳”39次;然后是“珠海”20次,最后是其他非中心城市。
这种文本分析有时会显得太过简单,却能看出不少东西。
规划文本中提到相关关键词的次数
撇开澳门相对超脱的角色不说,着重说说香港和广州、深圳。
在1949年,大陆完全有能力收复香港,但为什么却直到1980年代才解决?
大陆看中的就是香港独特的位置、作用。
后来证明当初的决定是很英明的,近三四十年大陆发展,尤其是珠三角发展,香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但实事求是地说,香港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,比如我昨天在文章里说到香港地产独大、活力不足(参见《李嘉诚雄霸首富21年,暴露香港一大隐忧》)。
1980年,香港经济总量是大陆的10%,是广东全省的近1.3倍。但时至今日,仅深圳生产总值就突破2.4万亿元,约合2.81万亿港币。
目前,香港还没公布GDP数据,但香港财政司已经说,四季度GDP增速或腰斩,出口接近零增长。全年GDP增长约3%,这样一算香港GDP也许为2.74万亿港币。
深圳第一次正式超过香港!
回顾近几十年发展,与其说是大陆发展得快,不如说是香港发展得有些慢了。
这其中原因,香港特首已经说了多次“香港社会不应该、也不可以再内耗,争议不断,裹足不前”。
没有大陆,就没有香港,反之则不成立。
香港要走得顺,必须更充分融入中国整体发展。
简单说下广州和深圳。
这南国双雄之争一直没有停歇,一个是省会,文化底蕴深厚,一个是特区,冲劲十足。
2017年广州第一次被深圳超越。这次在规划上,广州、深圳获得的关注其实相差无几。
后面,“南国一哥”的江湖地位,肯定不会是论资排辈,而是看发展,靠实力。
3. 更深层次的意义
上面谈了大湾区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、区域竞争的影响。
但还有十分重要一点被忽略了。那就是,大湾区对于融合香港,解决对岸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。规划里也说道,“丰富‘一国两制’实践内涵”。
香港社会这些年对大陆态度发生了很多出乎我们意料的转变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香港部分公众对大陆认识了解不够,对大陆认同感还不够。
说到对岸,这些年大陆千辛万苦做了很多工作,但还没最终解决。
对于同胞,肯定是“软措施”优先于“硬手段”。
大湾区“五大定位”里包括: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、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。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大湾区最大的期待,其实是制度上的突破。目前,广东、香港、澳门,分属两种制度、三个关税区、三种货币,从经济到社会,再到司法、制度上有很多不同。
在大湾区的框架下,实现粤港澳在制度层面深度整合、融合,也能够促进大陆制度完善发展。
而同时,通过优质生活圈建设,比如,港澳居民可以更方便在广东就业、买房、就医、上学,有利于港澳地区民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大陆,增进认同。
港澳深度整合,会给对岸产生示范带动效应。
可以简单看下,下面这张图:
在大湾区的东北方是“海峡西岸经济区”,再往北是长三角。
也就是说,海峡西岸经济区南联大湾区、北接长三角,两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。
有了大湾区制度上的尝试、磨合,加上这条巨大的经济带吸引,也许就是解决对岸问题的钥匙。
回顾历史,不论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,还是美国南北战争、德国和意大利统一,国家的统一充满了暴力和血腥。
所以,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出一条新路,这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幸事,更是人类文明的幸事。
所以,大湾区给予多少期望都不过分。
今日彩蛋:在“正解局”后台回复“纲要”,可以看到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全文。
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,除了原创,还希望看局长精选的文章。正解局专注原创,想看精选文章的请移步“正解财经”。我每天会在“正解财经”上推送4条精选文章,解码财经,洞悉全局。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。
商务合作 QQ:331234769
▼